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雄联盟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英雄联盟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历史反抗侵略的人物有哪些?
八年级上册历史反抗侵略的人物有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53]-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关天培(1781年1月8日-1841年2月26日),字仲因,号滋圃,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
典故“床头捉刀”中,曹操为何要追杀匈奴使者?
这个匈奴使者可不是一般人啊。
故事是这样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匈奴内部也发生了内乱,南匈奴首领於夫罗臣服曹操。本来这些匈奴都住在河套地区,内附曹操后,被曹操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分别安置在陕西、陕西和河北一带,将匈奴内部贵族任命为帅,派遣 *** 作为司马去监督,左贤王於夫罗的儿子刘豹为左部帅。
对于这些内附的匈奴,曹操其实还是很担忧的。因为历史上匈奴就是汉民族遇到的强大对手,极大的干扰了汉民族的生存空间。
匈奴派遣使者来中原觐见当时的大汉实际当家人魏王曹操。曹操也要亲自接见匈奴使者,只不过曹操本人相貌长的实在看不过去,说白了就是非常丑,而且曹操是个矮个子。曹操认为自己的相貌镇不住匈奴使者,让相貌堂堂,仪表不凡的崔琰来代替自己,而他本人则扮作了侍卫,拿着刀立在崔琰坐塌旁边。
接待匈奴使者的流程完毕,曹操有点不放心,他要知道匈奴使者对他看法。于是派人去匈奴使者问:“魏王这个人怎么样?”匈奴使者回答道:“魏王这个人风雅高尚、仪容风采,然后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说了匈奴使者的评价,就派人追杀了这个使者。
《世说新语》: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曹操为什么要让崔琰替代自己呢?其实曹操并不是因为自己长的丑,也不是相貌镇不住匈奴使者,而是曹操要探查一下匈奴有没有能人?这个使者到底是不是间谍?
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使者就是匈奴的能人,他能通过一次接待活动,就能认出假扮捉刀人的曹操是真英雄,说明其人善于见微知著,观察入微,是绝佳的间谍人选。而其作为使者来到中原,一路上走来就能知道当时的中原是个什么情况,对于东汉的情况可以由表入里的观察。
当时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军阀混战,中原大地早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中原空虚。对于曹操来说,南边还有孙权刘备分庭抗礼,中原百姓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而匈奴使者是个能人。一旦带着中原空虚的情报回到匈奴,就会联合匈奴各部族,整军备武。到那时华夏还未一统,而匈奴又成了大患,曹操恐怕是要腹背受敌,两线作战。搞不好永嘉之乱就提前发生了。
所以曹操杀了这个使者,就等于削弱了匈奴的实力。这种办法后世王朝也用过。
唐朝晚期,南诏成了大患,在南边发动战争,侵扰大唐。而当时大唐名将高骈就曾经在对抗南诏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晚唐之一名将。
后来黄巢起义,唐僖宗逃亡巴蜀避难。而南诏和大唐之间还处于战争状态,唐僖宗害怕南诏发动战争,让大唐处于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于是唐僖宗答应大唐和南诏两国联姻,将大唐公主嫁给南诏。而南诏也因为战争,百姓负担大,需要休养生息,于是同意了大唐的和亲。
南诏国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这三个南诏的能人前来拜谒僖宗,并且准备迎聘公主。当时高骈镇守淮南,得知唐僖宗和南诏和亲之事,而且南诏将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这几个人派来迎娶公主。高骈熟悉南诏的情况,南诏能侵扰大唐就是靠这几个人。
于是高骈从淮南紧急传书,说:“蛮酋心腹干将也就只有这几人,只要将这三个人毒死,无须再忧虑会遭南蛮侵扰。”唐僖宗听从高骈的建议杀了这三个人。后来黄巢被打败,唐僖宗回到长安,南诏都没有轻举妄动,大唐南方都一直平安无事。
《智囊全集》:唐僖宗幸蜀,惧南蛮为梗,许以婚姻。蛮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来朝行在,且迎公主。高太尉骈自淮南飞章云:“南蛮心膂,唯此数人,请止而鸩之。”迄僖宗还京,南方无虞……
而金国的金兀术也用这个计策,当年岳飞北伐,大败金兀术,收复朱仙镇,是金国的敌手。金兀术后来绍兴议和的时候,就提出杀了岳飞,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匈奴使者“知道的太多了”
曹操在后世人眼中,或是奸雄,或是枭雄,总之英明神武、气质不凡。不过,曹操骨子里还是有一种自卑心理的,这倒也不能怪他,年轻时,他总跟袁绍、袁术两兄弟这样的人物一起玩,一个个不但比他帅,还比他家底厚,想不自卑都难。
后来,有一次曹操接见匈奴来的使节,本应该亲自出马,可他怎么看自己都觉得不够自信,于是就把手下谋士当中长得最帅的崔琰(崔季珪)找了出来,让他当自己的替身去接待匈奴使节,而他自己则站在崔琰身后,做个捉刀人。
结果,没想到,匈奴使节走了以后,反倒传出来一句话:“魏王确实仪容不凡,但是后面那个拿刀的人看起来才更像个真英雄。”
曹操一听,这不露馅了么?赶紧派人去追杀这个匈奴使节。
曹操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军阀领袖,气质上自然与众不同,也难怪匈奴使节会看出来这里面的猫腻,可不自信的曹操又怎么能容忍这种事儿传到番邦外国去呢,只好杀之而后快了。
典故“床头捉刀”中,曹操之所以追杀匈奴使者,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杀人灭口,二是斩草除根。
“床头捉刀”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的一些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中的一篇故事《床头捉刀人》。内容是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节:“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节评价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杀这个使节。
原文如下: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至于深究曹操为何要“追杀此使”,那就要从曹操的性格特点来分析了。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雄才大略的人,曾说过“宁为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正是这样的性格才导致“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原因之一是为了杀人灭口。曹操猜疑该使者认出了自己,那么自己由于自卑而让人替代的事传出去,就不好听了。那么,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杀他灭口,才不至于折损自己的威严。 原因之二就是斩草除根。从匈奴使者的言语中,曹操可能认为这个使者眼光非常毒辣,又会说话,非等闲之辈,放回去今后很可能成为自己的一个劲敌,无论是嫉妒还是谨慎,都是杀他的理由。
至于最后,这个使者杀没杀成,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个在历史长河中偶然一瞥的人物最终因为曹操而为人所知,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综上,曹操的枭雄性格跃然纸上。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使答曰:“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床头捉刀”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说的是曹操见匈奴的使者,他觉得自己相貌不好,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坐榻旁边假装侍从。接待完毕,曹操令间谍问匈奴的使节:“魏王这人怎么样?”使节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杀这个使节。我们探究曹操追杀匈奴使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曹操很多疑,怀疑匈奴的使节认出来自己;二是曹操认为匈奴的使节有识人的能力,是个人才,而当时汉和匈奴是敌对的,所以要杀掉!
多疑是曹操性格的基本特点
我们先从性格上对曹操进行分析,之一个想到的就是多疑。"孤好梦中杀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等等,多疑是曹操的一个基本性格特征。
我们先来看这个典故,曹操让别人代替自己是为了威慑匈奴,没想到却被匈奴的使者认为自己是英雄。曹操一定会想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匈奴的使者认出了自己,那自己岂不是成为了笑话了么,自己手下会不会耻笑自己,传回匈奴会不会外邦耻笑自己,所以一定要杀。如果没有走漏风声那这个匈奴的使者就了不得了,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识刘备,一个外邦的使者也有这个本事不能放他回去,也要杀。不管原因是什么,多疑的性格决定曹操一定会选择杀人!
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局势
三国是汉王朝的延续,与北方匈奴的战争从未停止。汉朝和匈奴的之一次交锋正是发生在汉高祖刘邦年间,刘邦领兵北上,结果前200年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也就是著名的“白登之围”。刘邦震惊于匈奴大军的强横实力,因此西汉初期便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并不大举交兵,而是崇尚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直到汉武帝时期卫清、霍去病北击匈奴才转为优势。此后的几百年间,双方一直征战不断,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由来已久。
三国时期,曹魏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其中最主要的敌人就是匈奴。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匈奴表面上臣服,实际上一直藏有二心,曹操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就敌对双方而言,不管匈奴使者是提前认出曹操,还是本身有识人之能,从敌人的角度都不是什么好事,杀掉可以减少一个隐患。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节:“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节评价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杀这个使节。
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人物有哪些?
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 *** ,并领导了虎门销烟。
左宗棠——1876年,清 *** 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负责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消灭了阿古柏势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邓世昌——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在弹药用尽、舰身中弹、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奋力冲向敌舰,最后因中鱼雷,邓世昌与全舰将士一起英勇就义。
李宗仁——抗日战争时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他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彭德怀——1940年,指挥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更大规模的战役。
近代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孙中山,在他的带领下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有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带领广大的劳苦大众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社会公平的社会制度。让全国广大的人民群众至今还难以忘怀的那个美好时代。
当然出名的人物中也有被人唾骂的袁世凯和一些小人,他们都是为自己而拉社会倒车的人。
中国近代史处于动荡时期,发生很多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所以著名人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局限历史储备知识简要叙述一下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
奕忻-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左宗棠-收腹新疆(1876年4月-1878年1月)
邓世昌-甲午战争(1894年7月-1895年4月)
梁启超-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
孙中山-辛亥革命(1911年-1912年初)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3年)
***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张学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 -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
这个问题我想想分享下我个人看法,之一位林则徐,因为此人做了一件事虎门销烟,这个事儿激发了中国近代开端爱国主义的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打想了之一枪,第二位是曾国藩,这个人可以说是近代名人里的完人,启蒙人,这个人展现了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核心,第三袁世凯,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评价众说说纷纭,我想说这个人是有民族气节的,也为新中国的发展起到指南针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雄联盟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雄联盟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