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雄联盟弹道速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英雄联盟弹道速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子弹的最快飞行速度是多少?
理论上可以达到的速度极限,就是发射药爆燃的速度,
一般不超过2000m/s。
手 *** 的初速一般在300-500米/秒,与音速(340米/秒)比较接近。运动枪和 *** 的初速一般是略低于音速。步枪的初速(700-1000米/秒)大于音速。
速度为V的子弹,恰可穿透一块固定着的木板,如果子弹速度为2V,子弹穿透木板时阻力视为不变?
动能=0.5mv^2,v对应的能量能打一个木块v变为2倍时,动能变为4倍,则能打穿4个木块 木板厚度为D,子弹做匀减速运动,时间t1=2D/v(用平均速度算),f*t1=mvN个木块,时间t2=ND/v,f*t2=2mv即t2=2t1则N=4
弹道导弹20马赫,巡航导弹5马赫,二者速度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设计师当然希望导弹的飞行速度越快越好。但是,追求高速度的同时,产生两个主要制约因素,一是速度越大空气阻力越大;二是弹体与空气摩擦会产生热量,当速度大于2.5马赫,热量就开始堆积,需要对弹体进行隔热设计。
长剑-20空射亚音速巡航导弹
我们把飞行速度小于音速的导弹成为亚音速导弹,超过1倍音速的称为超音速导弹,超过5马赫的称为高超音速导弹。战斧、口径与长剑等属于典型的亚音速巡航导弹,使用的是涡扇发动机作为巡航动力,巡航速度低于音速。这类导弹的速度不高,阻力较小,高效率的小型涡扇能给巡航导弹带来1500公里以上的射程。
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超音速巡航导弹一般用来攻击高价值且有较强防空能力的海上军舰,也就是超音速反舰导弹。如鹰击12反舰导弹,1.5马赫10至15米高度贴海面巡航,末端加速到3马赫进行攻击。同样道理,速度越高,阻力越大,提高速度的同时限制了射程。机载型号鹰击12反舰导弹的最远射程也就约400公里,比亚音速巡航导弹小得多。
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俄罗斯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巡航速度达到5至6马赫,末端攻击速度达到8马赫,同时空射型射程居然达到1000公里,几乎实现了速度与射程的双丰收。锆石导弹的飞行弹道比较高,约在50至70公里的高空进行有动力飞行,空气稀薄阻力小,高超音速飞行产生的激波还能提供升力,射程大幅度增加。它飞行轨迹犹如“打水漂”,这类武器称为“飞行棋”或者“乘波体”。2018年锆石导弹已经量产,成为世界上之一款服役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拦截难度相当大,该领域俄罗斯领先美国15年。
东风-26弹道导弹的双锥体弹头
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与上述三类导弹又完全不一样。导弹发射阶段,速度由0逐步提高到至少之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约23.2马赫),越过空天分界线,也就是“卡门线”,距离地面约100公里,进入太空。弹头在太空以23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行,进入目标上空后再入大气层。20马赫以上的初速再入大气层,100公里的距离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导弹不像飞船的返回舱需要减速,弹头采用椎体结构减少空气阻力保持速度,加上势能转化,末端攻击速度往往能够保持20马赫以上。由于速度太高,弹道导弹进入末端攻击模式,非常难以被拦截。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是目前人类两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导弹,都是目前各大军事强国大面积装备的远程攻击利器。但首先要说明一点,弹道导弹沿着固定弹道飞行,一开始和运载火箭类似,速度虽然大,但是没有20马赫这么夸张。只有在再入段飞行时,才有可能达到20马赫的可怕速度。而巡航导弹则大多是亚音速飞行,少部分可以做短暂的超音速飞行。而且,即使是超音速飞行也在3马赫以下,根本达不到题主所说的5马赫。至于两者的速度为何如此悬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两者飞行速度的差异主要是发动机类型不同和飞行轨迹不同造成的。
巡航导弹说白了就是一架由制导系统控制的全自动无人机,它在发射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飞机一样的平飞。以美军著名的战斧巡航导弹为例,从军舰导弹发射井发射出来时,使用的是火箭助推器,使导弹获得一定高度和初速度。当速度和高度达到之后,火箭助推器会被抛掉,同时展开折叠的机翼,改用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驱动,像普通飞机一样飞行。▼这就是战斧巡航导弹,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弹体后半部分的进气道,这就是为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用的。
涡轮风扇发动机是二战后航空器普遍使用的一种航空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不仅省油,而且推力巨大,不少气动外形优秀的战斗机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可以飞出3马赫的高速,但还达不到5马赫的恐怖速度。平飞时,要飞出5马赫的超高速,除了要大推力之外还要消除激波阻力和弹体耐高温的问题。巡航导弹使用的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推力比不上战斗机使用的大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而且大多采用的是普通外形设计,阻力较大,所以根本没办法飞这么快。
要想飞到5马赫以上,除了一台牛哄哄的发动机以外,还需要乘波体外形设计,骑在激波上飞行阻力极小,同时速度非常可怕,可以实现高超音速飞行。▲这就是东风-17导弹的乘波体外形,外形扁平尖锐,一看就阻力小。而战斧巡航导弹那圆润的弹头,一看就不是飞高速的料。
而且,从战场需求上来说,巡航导弹的战斗力体现在射程远,精度高,并不需要高速突防。高速意味着巨大的油耗,直接影响射程,影响战斗力。所以相比飞高速,巡航导弹不如采用亚音速飞行,提升射程和精度,采用隐身设计,降低被拦截概率。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不同,弹道导弹其实是一枚装备了弹头的运载火箭,采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弹道导弹发射过程是先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在达到一定高度一定速度之后,扔掉火箭发动机,调整姿态之后,朝着目标沿着固定弹道飞行而去。当到达目标附近时,再次调整姿态,由上而下自由落体飞行。学过物理就知道,物体从上而下掉下来时,加速度是重力减去空气阻力除以质量。所以理论上来说,弹道导弹只要飞得够高,速度几乎可以一直加。
射程越远的弹道导弹弹道越高,洲际弹道导弹的弹道高度超出大气层,所以在末端自由落体飞行时加速时间非常长,再使用耐热材料和低阻力设计,飞出20马赫不在话下。美国的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曾经做过一次试射,当时导弹再入段飞行接近地面是,其弹头的速度达到了可怕的26马赫。这个速度已经超越了使用乘波体外形设计的高超音速武器,可以轻松突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导弹防御系统和防空系统。
感谢邀请,我来回答!其实巡航导弹,目前它们普遍的速度都没有标题里面说的数据那样,实际上大多都是亚音速,个别超音速巡航导弹也只在2或者3马赫之间。但是弹道导弹的速度是的确能够超过20马赫的,尤其是最后携带的核弹头再入大气层的末端突破速度,有些甚至超过二十五马赫!那么为什么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速度差别这么大呢?
其实还是需要先说一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两者的更大区别,就是飞行的空间位置不同,弹道导弹升空后,要像运载火箭那样,先进入大气层,这本身就需要极高的飞行速度。然后再在太空当中飞行一段时间后,再重新返回大气层,进入地球上空攻击目标!所以需要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让弹道导弹拥有那么高的速度。
另外弹道导弹追求速度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为了防止被对方的反导系统拦截!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只要速度足够快,对方的反导系统就没有拦截的机会!目前俄罗斯在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最新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就能够让携带的核弹头加速到超过20倍马赫的速度,俄罗斯对外宣称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反导系统能够拦截“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这里面当然特指的就是美国的反导系统!
而巡航导弹一直都是在大气层以下飞行的,飞行的高度不高,高度是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的样子,巡航导弹采用的发动机,一般都是和普通的喷气式飞机一样,采用的也是喷气发动机,也需要进气口。所以大多数的巡航导弹的速度都是亚音速飞行,少数巡航导弹是超音速的,但是速度也是2到3马赫。
另外巡航导弹的速度不高的原因也是因为需要较高的精度,速度高,精度就很难获得。比如巡航导弹需要按照地形匹配来攻击目标,如果飞行速度过高,十几马赫甚至更高的速度飞行,巡航导弹上面的机载设备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进行目标信息的获取和瞄准。
还有就是巡航导弹有一点需要考虑,那就是雷达隐身,目前的巡航导弹也已经出现了雷达隐身设计,不过目前在超几倍音速的速度下飞行,巡航导弹很难做到隐身,但是亚音速就是非常适合隐身设计的,这样飞行产生的高温也不会破坏弹身隐身吸波材料的隐身性能,同时外形也可以做到隐身外形,不用过分考虑气动性。
您怎么看呢?
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是两种不同的导弹,它们的设计是不一样的,怎么可以把它们直接对比呢?
弹道导弹走的是大气层,属于高空弹道,甚至可以飞出大气层了,面对的阻力非常小,速度可以提高到20马赫以上,这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巡航导弹走的是低空弹道,甚至超低空弹道,面对的空气阻力非常大,尚不存在什么超高速的问题,所谓的五马赫已经处于高超音速了,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技术,现有的巡航导弹基本就是亚音速,不存在超音速的问题,现在是由于技术进步才开始出现速度越来越高的巡航导弹,但是这不是主流。
这是两种不同的导弹,它们需要的环境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两种不同的技术各有自己的特点,速度上的差距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同样叫导弹,但是不同的类别了。
不用那么麻烦,就形象的举个例子。
你觉得一块石头,砸十米外,你觉得是平着砸对面疼,还是朝天砸,正好落下来时砸到对方更疼呢(不考虑砸不砸的中的问题)
另外,巡航导弹目前没有5马赫的,5马赫是战术弹道导弹或者短程弹道导弹的末端速度,巡航导弹实际上就是一个无人驾驶的自杀式飞机,大多情况下是亚音速飞行。而弹道导弹则是利用地心引力,先通过火箭将弹体送入亚太空,在让其依靠重力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不断加速。这就使得越是远程的洲际弹道导弹越难在末端拦截,因为洲际导弹的弹道更高点极高,通俗来说就是DF-21是把石子送到了五楼去砸人,DF-41则是在十楼的高度去砸人。自然后者的末端速度更快
子弹出膛时速度更大么?
手动回答 结合我自己对于武器的认知 子弹出枪口的一瞬间达到更大的速度
问题二 子弹加速是一个过程 因为火药不是一瞬间燃烧的 相对枪管长的步 *** 火药燃烧更慢 以达到持续在枪管内推进的效果,
而手 *** 火药因为枪管短 火药会选用燃烧快的 否则子弹会很无力 如果步枪弹使用手枪火药 燃烧太快很容易导致炸膛
最后那个问题没太懂想问什么,肯定是枪管出去之后更具有杀伤力啊……或者子弹出膛之后一开始并不是直线 而是因为膛线的引导是一个螺旋状态 随着距离慢慢变直
子弹离开枪口的瞬间,并不是更大速度!因为发射药产生的高温气体,在枪管末端还会喷出一段距离。根据牛顿定律,只要有向前的推力大于空气阻力,子弹就在加速!所以,子弹离开枪口一小段距离时,才是初速的峰值!
我回答一下威力的问题 并不是枪弹的速度越快杀伤力越大 速度越快弹道越稳定击中目标后不会翻滚产生空腔效应 就像小鬼子的三八大盖一样 初速高 弹道稳定 精度高 但是杀伤力不大 但是你说穿透什么东西的话 当然是速度越快越好了
是的,子弹在枪膛内受到火药爆炸燃烧产生的推力,产生向前的加速度,出膛后推力消失,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在两个力的合力作用下向斜下做减速运动,水平减速运动和自由落体的速度合成,轨迹为抛物线的右半部分,前提是子弹水平射出。
光速是子弹速度的多少倍?
还差得很远很远,真空中光速大约是299792458m/s,子弹的速度中,比较高速大约在1000m/s,差着好几个数量级呢。 现在我们的粒子加速度,那么大的机器,只能把微观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 如果子弹可以接近光速,那将是科研的一大突破。需要把巨大的能量集中在一个极高速运动的物体上,并且由于不太可能有这么长的加速轨道,去奥球加速度非常大,同时又要保证子弹不被这么大的加速度压得粉碎。
子弹的质量也会因为相对论效应急剧的增大。
绝对的不可能,任何人造物品达到光速时能量是惊人的,就拿你说的子弹吧,比如一颗5克的子弹当他达到或接近光速时可以算算他的动能是多么的惊人,相当于2500万度电适当的能量.子弹速度为800米每秒,光速30万千米每秒,所以光速是一般子弹的37.5万倍.
超高音速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哪个快?
如果单纯的论速度哪个更快,肯定是洲际弹道导弹更快,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基本都超过25马赫以上的末速度,而高超声速导弹速度定义为超过5马赫,也就是达到6马赫就算是高超声速导弹了。当然,这是单纯从论速度的角度来说的,目前来看,高超声速导弹要想达到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能把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搞到这么快,为什么导弹想实现高超声速就这么难呢?
洲际弹道导弹主要是有一个固定弹道,也就是抛物线弹道,它首先要飞出大气层,然后达到更高弹道点后,这个高度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和速度都有关系。射程远的洲际弹道导弹的高度都高,通常都有几千公里高度,然后下落,速度肯定会很高,然后进入大气层攻击目标。当然,你也可以使劲往高打,这样也可以把射程拉近,求高不求远,通常都用在试验上。洲际弹道导弹的高速度依靠其推力和大气层外的高度以及下落速度,弹道为抛物线状的固定弹道。而高超声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弹道完全不同,所以,要实现高速度很难,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就是飞行高度,高超声速导弹基本都在大气层临近空间或者是以下的高度飞行,想依靠高弹道获得重力加速度做不到,只能依靠发动机或者是外形构造利用空气升力效应来获得高速度。高超声速导弹的本质是飞行器,就向飞机一样,这对于发动机技术要求高。目前的技术有两种,一个是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这个发动机的特点是吸气式,也就是需要在大气层内飞行。这样的优势是可以利用空气效应机动变轨,和洲际弹道导弹呆板的固定式弹道不同,使得高超声导弹更加不容易拦截。
二是打水漂式的飞行弹道,把高超声速导弹推送到一定高度,利用自身的空气动力学造型做滑翔运动,也就是“助推—滑翔”模式。目前的高超声速导弹速度可达8马赫以上,俄罗斯与大国处于领先位置。其实高超声速武器概念是美国先提出来的,美国搞的项目最多,试验最多,其X51A实现了5.1马赫的高速度,不过,美国目前依然没有搞出高超声速导弹武器来。主要难度除了发动机技术、滑翔体、还有材料,在空气中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就必须要面对高温效应,材料科学就体现了出来。
如果从速度角度来说,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都属于高超声速武器范畴,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都需要冲出大气层并且达到之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这个速度相当于23.6马赫,绝对高超声速了,而其弹头在末端突防的时候速度甚至会达到30马赫以上。所以,如果单纯的论速度,洲际弹道导弹远比高超声速导弹快很多。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雄联盟弹道速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雄联盟弹道速度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